干貨|各種級別透明質酸鈉是如何劃分的? |
發布時間: 2021-12-15 09:39:33 閱讀 次 |
透明質酸,又叫玻尿酸,在醫美領域可謂家喻戶曉,它作為一種常見的多糖,廣泛存在于人體的各個組織內。市面上銷售的透明質酸,一般是以它的“鈉鹽”形式呈現,而這種形式的透明質酸,就被叫做透明質酸鈉。透明質酸鈉作為天然存在于人體的成分,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同時具有的保濕性、粘彈性、抑制炎性反應、潤滑等功能,這使得透明質酸鈉在組織工程、皮膚損傷、藥物載體等方面得到了廣泛得應用。
![]()
你說的透明質酸鈉 是什么透明質鈉? 當一些不明真相的采購人員拿著透明質酸鈉的名稱找到原料廠家訂購原料時,很容易被供應商的問題問懵了,問題包括但不限于“需要什么品牌、哪種級別、多少分子量……”,這時采購者才發現原來透明質酸納也有三六九等,正確區別不同類型的透明質酸鈉,選擇能滿足自身所需的那種,還真是要花點心思,下點功夫才行。
接下來小編將分期講解: 各種級別的透明質酸納(原料) 各種分子量的透明質鈉(原料) 不同級別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鈉產品 以幫助更多對透明質酸鈉一知半解的人 對玻尿酸醫美方面有需求的人 更好的了解相關知識 提高一下辨別能力 ![]()
本期我們先來講一下關于“透明質酸鈉級別”的差異。目前市面上,透明質酸鈉的售價低至1k/kg,高至200k/kg,差價這么大的透明質酸鈉到底有什么區別呢?其實,主要有兩方面的區別:透明質酸鈉級別差異、透明質酸鈉分子量差異。我們先來了解“透明質酸鈉級別”。
透明質酸鈉都有哪些級別? 透明質酸鈉被劃分為醫用級別、醫療器械級別、化妝品級別和食品級別。透明質酸鈉作為原料,通常被應用在化妝品、醫用組織工程、整形醫美、食品領域等,其中醫用組織工程級別又根據可能接觸人體內的層次不同,被劃分為輔料級別和注射級別。之所以有這些級別的劃分,是由于透明質酸鈉作為原料在不同產品中,其適用的場合不同,所被關注的安全、性能指標也是不同的。 ![]()
透明質酸鈉各級別劃分及其對應指標
食品級透明質酸鈉: 在食品添加劑中添加透明質酸鈉作為營養基用,而口服含透明質酸鈉的食品則是為了起到補充機體水分、改善骨骼關節功能、保護胃黏膜等眾多功效。在食品級別應用中其對透明質酸鈉中純度的要求,相較于醫藥級別沒有那么高,但對微生物的要求會高一些。因為人體消化道極端的PH和其他益生菌的存在,使得其對蛋白等物質不需要做嚴格的要求也可以充分發揮其功能,所以對于食品級來說其相對低純度的透明質酸鈉就能滿足大部分廠家的需求。 ![]()
化妝品級透明質酸鈉: 但是對護膚品級別的原料來說,護膚品是應用于皮膚表面的產品,皮膚表面并沒有那么極端的環境,尤其對于一些敏感肌來說,過多不明確的雜質是有引發皮膚反應的風險的。所以化妝品級別對透明質酸鈉含量的要求會高一些。但因為只是在皮膚表面發揮作用,在皮膚沒有破損的情況下,皮膚自身能正常發揮良好的免疫功能,護膚品原料不會很輕易的滲透到皮膚深層的活細胞的位置,這時候有點雜質并不會影響安全性和功效。所以化妝品級別透明質酸鈉跟食品級別的指標是比較相似的。 ![]()
醫用級別、醫療器械級別透明質酸鈉: 醫用產品中添加透明質酸鈉起到組織填充、潤滑、抗粘連的功效。這樣的應用會突破人體表皮或黏膜的屏障功能,直接與活細胞接觸。這時候微量的雜質就有可能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造成發炎、過敏、溶血等不良反應,所以對原料的選擇會更加嚴格,需要選擇醫藥級透明質酸鈉進行添加。醫用級別的透明質酸鈉就會對一些引發不良反應的指標進行嚴格控制,包括雜蛋白含量、內毒素、溶血性等等,還根據可能接觸組織的深度,其所對應指標的范圍也有所差異。這些指標控制嚴格的級別就屬于原料藥,添加在藥品中的透明質酸鈉,必須符合國家藥典要求。 ![]()
所以透明質酸鈉的級別在管理的法規層面就有明顯的差別。在此,小編從標準的角度對不同的產品的原料質量要求進行了匯總比較,具體數據見如下表格: ![]()
可能有些人看了表格更加凌亂了,其實簡單來說不同級別的透明質酸鈉的差異從結果上來看主要是指標上的差異,像蛋白質、內毒素、核酸這些,對應值越低,安全性越高。
安全性能:藥用級>醫療器械級>化妝品級>食品級 拿其中一個指標來說明,內毒素是由革蘭氏陰性菌(如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的菌體裂解后釋出的毒素,可以造成人體發熱、微循環障礙等。人體對細菌內毒素極為敏感。極微量(1-5ng/kg體重)內毒素作用于體內的免疫系統,產生白細胞介素1、6和腫瘤壞死因子α等細胞因子,作用于宿主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促使體溫升高發熱。內毒素量特別大的時候還有可能引起內毒素休克。所以對于當透明質酸鈉用于關節內注射時,有引發免疫反應的機會就要嚴格控制產品的內毒素。因此一般器械級別,藥用生產標準高,有更多的控制指標??傮w按安全性能由高到低排序的話就是:藥用級別>醫療器械>化妝品級>食品級 ![]()
可能大家還不太理解,那么我們再換個角度想想,這些安全性能指標的控制是如何達到的?原料指標差異是可以在最終產品中體現出來的,是我們所能看到的。但這些差異是如何實現的呢,這就涉及到不同級別透明質酸鈉在生產時候的工藝過程,包括生產管理、流程、原材料、人員等方方面面。
從資質上來說食品級的生產要有HACCP等證書;醫藥級要有GMP認證。另外,為了保證達到微生物指標的要求,整個生產的空間的建設都是需要詳細考量的,藥品級別的透明質酸鈉生產一般是在10萬級潔凈度的標準廠房里實現的。已經高出國產大部分化妝品30萬級、100萬級的要求了。
![]() (根據我國的潔凈度標準要求,微生物方面為浮游菌數(空氣中)不得超過每立方米500個,沉落菌數不得超過每培養皿10個。)
有資質的、管理規范的透明質酸鈉生產,就如同炒菜時有一個詳細的菜譜一樣,什么時候燒油、加鹽、加水,加多少水都是嚴格規定好的,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味道好,而且能保證每次做的味道都一樣好;如果生產管理不嚴格,就可能生產出各批次質量不穩定,不符合標準的透明質酸鈉,這樣的透明質酸鈉作為原料提供給客戶,會造成不可控的安全風險。 ![]()
正是由于嚴格規范的生產管理,科學嚴謹的工藝步驟,才能保證各批次間透明質酸鈉的穩定性,風險可控性,產品的安全指標才能實現達標。同時工藝的步驟都是經過科學的設計,在統計學上是符合科學規律的,是經過大量驗證的。另外,上市前的產品開發過程中,也少不了全面的毒理、臨床功效和安全性研究,保證經過上述步驟生產出來的產品確實是符合預期的。
從價格上來看,導致透明質酸鈉價位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來自于透明質酸鈉的級別,一般是控制級別更高的透明質酸鈉價格更高。另外采購者應根據原料的用途,來決定應該采購什么級別的透明質酸鈉。
開啟肌膚補水通道,長效保濕,肌膚修護,顏值UP UP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