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肽與蛋白質的區別,你知道嗎? |
發布時間: 2021-11-03 10:52:34 閱讀 次 |
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氨基酸、蛋白質粉、肽系列的營養保健產品,如氨基酸面膜、肽口服液、蛋白質粉等。相信很多人都弄不明白氨基酸、肽、蛋白質三者之間的關系。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肽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中間物質。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質最大。氨基酸構成肽,肽構成蛋白質。
氨基酸作為酶和激素的多肽催化和調節機體內的眾多反應,作為抗體的蛋白質它又能抵御病菌的侵入。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0多種,而人體內和食物蛋白質的20余種氨基酸中只有一部分可以在體內合成,被稱為“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體內合成或是合成比較慢的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來提供,被稱為“必需氨基酸”。飲食中缺少任何一種必需氨基酸都會使人體的蛋白質受到限制,導致生理功能異常,影響機體代謝正常進行,最后導致免疫力下降、兒童生長發育異常等一些疾病。
氨基酸的作用主要是合成組織蛋白質,在體內變成激素、抗體、肌酸等含氮物質,也可轉變成糖類和脂肪,最終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及尿素等。
肽是蛋白質的功能結構,是氨基酸的聚合物。氨基酸需要組合成多肽,才能表達出相應的功能,蛋白質的功能體現也是以活性多肽片段為基本功能單位。人體中對不同分子大小的營養物質的吸收有不同的途徑。過去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人體吸收蛋白質主要形式是游離氨基酸。而近年的研究發現還有一種以肽形式吸收的方式,相對氨基酸的吸收,以肽形式吸收具有更直接、無須消化、直接吸收、完全吸收等特點。然而除了吸收更快以外,肽還具有許多特殊的功能。
肽易吸收、無抗原性。蛋白質屬于大分子,不易吸收,必須經過消化過程分解為氨基酸或是肽才能吸收。肽的吸收速度是普通蛋白質的20倍,且肽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進入循環系統,直接進入細胞參與蛋白質的合成,不會產生任何代謝廢物。分子量越大的肽,化學結構越穩定不易被機體破壞或排出,繼而在體內停留時間較長,有充分的機會與產生抗體的細胞接觸然后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而小分子肽具有低抗原性或無抗原性。 肽生物活性極高,作用范圍廣。小分子肽的生物活性高,在極其微量的情況下也能發揮其獨特的生理功能。生物活性肽具有傳遞生理信息、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肽的結構易于修飾。由于小分子肽的結構相對于蛋白質而言要簡單得多,因此小分子活性肽的結構易于修飾、人工合成成本也較低,這些特點為多肽藥物的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肽不會引起營養過剩。我們都知道過量攝入蛋白質會有一定不良反應,因為蛋白質在人體內的分解產物較多,其中氨、酮酸還有尿素等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反應,不僅會增加肝臟的負擔,還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影響腎功能。肽的攝入不僅不會引起營養過剩,還能夠調節人體的營養平衡。
|